槌
拼音 chuí 注音ㄔㄨㄟˊ
部首
部外笔画 9
总笔画 13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chuí   ㄔㄨㄟˊ

  1. 敲打用具:~儿。棒~。鼓~子。
  2. 古同捶,敲打。
  3.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ceoi4
  • 客家话:[梅县腔]chui2[海陆丰腔]chui2[客语拼音字汇]cui2[陆丰腔]chui3[客英字典]chui2[宝安腔]cui2[东莞腔]cui2[台湾四县腔]cui2
  • 详细解释

  • chuí
  • 〈名〉

    1. (形声。从木,追声。本义:槌子,敲击工具) 同本义 [mallet]
      1. 凿所以入木者,槌叩之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》
    2. 又如:鼓槌;槌杵(棒槌);槌砧(铁锤和铁砧);槌轮(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);槌棒(敲打用的木棒)

    词性变化

  • chuí
  • 〈动〉

    1. 捶打;敲击 [beat]
      1. 阿母得闻之,槌床便大怒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      2. 收得馥大儿,槌折两脚。——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注
    2. 又如:槌心(自槌胸脯);槌牛(击杀牛);槌胸踏地(捶胸顿足);槌鼓(击鼓);槌毁(抨击诋毁);槌击(敲击);槌枪(古兵器名)

    康熙字典

  •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槌 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10
  •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直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傳追切,����音椎。擊也。《漢·宋子侯·古詩》槌牀便大怒。 又棒槌,所以擊也。《魏書·李崇傳》邨置一樓,樓置一鼓,盜發之處,雙槌亂擊。或作椎。一作桘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����馳僞切,音縋。《說文》關西謂之特。《徐曰》江淮謂之槌,此則架蠶簿之木也,所謂懸蠶曲杙。《集韻》平聲亦載此義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��都回切,音堆。擲也。《揚子》槌提仁義。
  • 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六》《木部》 ·槌
  • 關東謂之槌,關西謂之㭙。从木追聲。直類切
  • English

    hammer, mallet; strike, beat

    槌字组词
    带槌的成语
    热门查询
    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420617488